本报讯(记者 林师炜 通讯员 王柔柔 刘宸)近日,记者从海口海关获悉,今年前10个月,海南货物贸易进出口1900.9亿元,较去年同期增长(下同)17.4%。其中,出口609.3亿元,增长8%;进口1291.6亿元,增长22.4%。
今年10月,海南货物贸易进出口186.1亿元,下降3.4%。其中,出口55.3亿元,下降38.2%;进口130.8亿元,增长26.9%。
儋州、海口、三亚进出口值位列全省前三。前10个月,海南有14个市县进出口实现不同程度增长。其中,儋州(含洋浦)、海口、三亚进出口值位居前三,分别进出口889.8亿元、647.3亿元和205.9亿元,分别增长17.8%、30.2%和13.7%,占同期全省进出口总值的比重(下同)分别为46.8%、34.1%和10.8%。
据海关数据,今年前10个月海南货物外贸进出口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:
一般贸易为主要方式且呈两位数增长。前10个月,海南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1169.2亿元,增长28.3%,占61.5%;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337.6亿元,下降12.5%,占17.8%。此外,以免税品方式进口186.6亿元,增长24.9%,占9.8%。
东盟、澳大利亚、欧盟位列前三大贸易伙伴。前10个月,海南对东盟进出口289.8亿元,下降6.8%,占15.2%;对澳大利亚进出口248.9亿元,增长59.8%,占13.1%;对欧盟进出口242.9亿元,下降12.3%,占12.8%。此外,对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进出口918.5亿元,增长22.5%,占48.3%;对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658.6亿元,增长13.5%,占34.6%。
民营企业第一大贸易主体地位继续巩固。前10个月,海南民营企业进出口1045.4亿元,增长38.2%,占55%,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大外贸主体地位;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478.4亿元,增长8.5%,占25.2%;国有企业进出口376.9亿元,下降10.6%,占19.8%。
消费品、能源矿产类商品为主要进口商品。前10个月,海南进口消费品335.7亿元,下降7.9%,占同期海南进口总值的(下同)26%,为第一大类进口商品。同期,进口金属矿及矿砂286.3亿元,增长40.6%,占22.2%;进口煤炭144.5亿元,增长122%,占11.2%;进口基本有机化学品126亿元,增长1.3%,占9.8%;进口液化天然气50.1亿元,增长45.6%,占3.9%;进口成品油28.4亿元,增长36.5%,占2.2%。
机电产品、成品油出口占比合计超五成。前10个月,海南出口机电产品220.6亿元,增长19.6%,占同期海南出口总值的(下同)36.2%;出口成品油120.5亿元,增长11.1%,占19.8%;出口农产品38.2亿元,增长15%,占6.3%。此外,出口天然气32.3亿元,增长79.4%,占5.3%;基本有机化学品30.5亿元,增长334.8%,占5%;成品纸25.1亿元,增长14.5%,占4.1%。